中化集团:打造服务现代农业的国家级名片
从西北的丝绸之路到广袤的东北黑土地,再到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百万职工正在结合业务经营,发挥专业优势,全方位服务现代农业。
“我们深知,只有真正心系农民、服务农民、让农民得实惠,中化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市场的青睐;也只有真正助力于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中化作为一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显现。”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说。
制种生产新模式 显现规模化效益
时下正是收获的季节,甘肃张掖市党寨镇三十里店农民秦彪正在计算着今年家里的玉米收入:“以前种一亩地也就挣个七八百元,但现在光地出租给中种公司,一亩每年能赚1060元。我以前种7亩地,今年多种了些,承包40亩。”
据中化集团下属企业中种公司的副总经理吴鹏介绍,像秦彪这样的出租土地给中种公司的农民在张掖目前越来越多。中化集团所属中种公司采取“制种企业+流转基地+农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制种生产新模式,在甘肃张掖打造高标准的国家级玉米精品制种基地,通过合理的租金、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种植,提升了当地农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在土地流转的同时,农民收入显著提升,种子质量明显改善,产量规模化效益逐步显现。
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通过规模化经营带来规模化效益。在土地流转前期,中化集团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经过广泛调查论证、征求意见,与相关村委会协商,并广泛宣传动员,如组织村民观摩、学习,让每位农民都能充分体会到不同生产方式下的效益对比,还根据当地土地平均收益,合理确定具有竞争性的租金基数和逐年递增比例。
流转之后,中化集团协助村委会组建农民合作组织,将农户返聘回来,从事制种的田间作业,让农民成了“产业工人”,就有了租金和劳动收入两大收入来源保障。而中化集团则负责统一组织播种、施肥、去雄、收获等田间管理工作,开展标准化指导,并在每300亩配置1名技术人员,从而实现了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中化集团还围绕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改善、机械化等方面加强力度,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实施节水工程,也使田、林、村、渠、沟等协调布局,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